新华社:“新声无限——新华社进校园”活动走进杭州师范大学

新华社:“新声无限——新华社进校园”活动走进杭州师范大学

亦友良师 亦友良师

6月13日,“新声无限——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活动现场,新华社浙江分社与杭州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校园巡展活动。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东风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延续了双方在杭州亚运会期间结下的深情厚谊,是校媒双方共同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重要举措,将有效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在守正创新中培育时代新人,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浙江分社副社长、分党组成员张乐表示,教育的根本在立德树人,媒体的使命在成风化人。双方将共同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育人格局,把新闻实践的鲜活案例转化为育人资源,让学术研究的深度思考赋能新闻传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融互通,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政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与新华社的历史渊源。他表示,双方合作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新华社浙江分社在“大思政课”建设、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富矿,打造特色思政教育品牌,为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双方认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推动杭州师范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思政教育创新、国际传播、特色智库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党支部与杭州师范大学宣传部党支部党建联建协议签署活动。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是新华社精心策划的大型主题展览,精选数百幅珍贵历史影像,展览以新闻纪实视角全方位展现了国家发展进步的壮丽画卷。此次展览走进杭州师范大学校园,充分发挥新华社的红色资源优势,通过影像叙事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为师生们提供了感悟时代脉搏、理解中国道路的生动教材,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杭师大红色底蕴深厚,觉醒年代中聚集了经亨颐、沈钧儒、鲁迅、陈望道等一批具有进步思想和改革精神的知识分子,培养了俞秀松、施存统等一大批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的进步青年,新时代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数字经济创新者马云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聚焦“顶天”“立地”中心工作,守正创新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干争先助推“双一流”建设新突破,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贡献力量。

“新声无限——新华社进校园”系列活动是新华社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培育时代新人的特色实践,自2021年开展至今,累计吸引1100余所高校参与,覆盖1.4亿人次。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与网络转载,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78-3699-2382!

相关资讯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
热点导航
建筑工程 外语考试 技能培训 资格考试 家政服务 学历考试 自学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