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学吧

情感故事 感人故事 爱情故事 哲理故事 心情故事 鬼故事 睡前故事 励志故事

热门小说我在省道卖盒饭,极品亲戚全完蛋-百分爆评热文姜甜

时间: 2023-11-04 15:27:53  热度: 77℃ 
点击全文阅读

  看着四面漏风的泥砖房,何春玲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两下。

  如果姥爷和舅舅能像姜甜的姥爷和舅舅那样就好了。

  但凡姚家父子能稍微勤快点,不要一有钱就拿去喝酒吃肉,何春玲也愿意拿出钱来,给家里弄点小生意做做。

  但姚家父子这样一副摆烂的样子,让她实在不放心把钱交给他们做生意。

  她不知道的是,在省道那边,有个惊喜正在等待着她。

  “春玲,你过来看看,我跟我妈把后院这两间屋子收拾出来了,等阿姨和你弟出院了,你要不嫌弃,就先在这里住下吧。”

  姜甜把何春玲拉到了自家后院。

  当时盖房子的时候,后院这三间,原本打算做柴房和杂物间的。

  结果没想到饭店生意太好了,劈柴烧柴根本来不及,现在店里都是隔半个月去拉两车煤回来,做成蜂窝煤,用起来又方便又卫生。

  不像烧柴,弄得到处都是炭灰,还不好收拾。

  蜂窝煤不占地方,姜甜跟胡琼芳把后院的杂物和蜂窝煤都挪到了西边那间屋子里。

  靠东边的两间空出来,摆两张床,正好可以让何春玲他们娘三暂时住着。

  “甜甜,我……”何春玲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姜甜一家人才好。

  如果不是有他们在背后给自己撑腰,她根本没有勇气带着她妈和她弟,离开那个可怕的家庭。

  何春玲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

  但眼下,她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可以摆得下两张床,安顿她妈和她弟。

  ……

  姚惠芬终于出院了。

  不过她被打断的四根肋骨,还要养一阵子才能彻底痊愈,医院让她回家静养,也是在给何春玲省钱。毕竟住院真的很贵,乡下老百姓哪里吃得消一直住在医院里?

  何春生受伤不太严重,早就好了,搬过来之后,姜诚倒是多了一个上下学的同伴——何春生也在镇上的中心小学上学。

  虽然手里还有从何家抠出来的几百块钱,但何春玲半点也不敢放松,把亲妈安顿好之后,她重新回到了胡琼芳这边,开始埋头打工挣钱。

  临近春节,省道上的车越来越多。

  胡琼芳的盒饭店改卖面条饺子,价格比暖锅便宜,还不像盒饭那样容易凉,一时间生意火爆。

  她家的饺子皮薄馅大,不管是猪肉白菜馅儿的,还是韭菜鸡蛋馅儿的,各个都是胖嘟嘟白生生的。

  碗筷也洗刷得干干净净,洗碗还用一口大锅煮开水烫一会儿。

  就冲这卫生条件,很多爱讲究的城里人,都更喜欢到胡琼芳店里来吃饭。

  更何况,这家店的饺子好吃,面更好吃啊。

  雪菜肉丝面,劲道的手擀面上面,盖了厚厚的一层雪菜炒肉丝,酸香开胃,那小味儿,搞得原本有些晕车的乘客们,也忍不住胃口大开。

  而且才两毛钱一碗,虽然碗小了点儿,但他们可以再点一份饺子呀。

  胃口大的,就直奔杂烩焖肉面去了,这个有肉有菜,分量还不小,一碗面虽然要四毛钱,但总比吃包子管饱,省城拳头大的肉包子,也要一毛钱一个呢。

  四毛钱买四个包子,几口就吃完了,这么大一碗杂烩焖肉面,要是不够吃,还可以多加一毛钱的手擀面,这大冷天的,吃完之后,浑身暖洋洋的,别提多舒坦了。

  不过,真正会吃的城里人,还是点了这家的招牌三鲜面。

  本地盛产各种河鲜,三鲜面可以说是每个面馆都必备的招牌了,老饕们只需闻一闻汤底,就知道这家的三鲜面做的好不好。

  胡琼芳的三鲜面,按照女儿姜甜的指导,汤底是拿大骨头和整只的老母鸡熬出来的。

  熬汤剩下的老母鸡,捞出来,拆掉骨架,把鸡皮和鸡肉拿去做杂烩焖肉面的浇头,一点也不会浪费。

  汤底鲜美,河虾新鲜,就连熏鱼都是拿白糖腌过的,处理得一点也没有腥味。面条上面的笋丝也是提前拿高汤浸泡着的,非常入味。

  没想到破破烂烂的省道边上,居然还有能把三鲜面做的这么正宗的小饭馆!

  不少会吃的乘客,吃完三鲜面,还想找胡琼芳买一点熏鱼。

  胡琼芳毫无防备,一天之内损失了几十个意向客户,晚上,没等闺女开口,她就主动提出,想做点熏鱼放在店里卖。

  二舅妈陈晓红也想跟着做一点熏鱼卖。

  本地家养的鲢鱼,可比冻带鱼还便宜。

  但是做成熏鱼,卖的价格却比炸带鱼高。

  这里外里一算,利润可不比卖炸带鱼低啊。

第138章 开作坊,赚大钱

  “咱家能忙得过来吗?”姜甜对此表示怀疑。

  家里几个女人一起冲她翻白眼。

  赚钱的事情,就算忙不过来,难道他们就不能请人帮忙?

  快过年了,乡下没钱过年的人家可不少呢,一块钱一天,雇人来给他们杀鱼、腌鱼,村里那些等着拿钱回家买年货过年的,都抢着干好吗?

  也就是他们家心善了,遇到那种黑心老板,别说一块钱一天了,五毛钱一天也能找到人。

  既然要做熏鱼赚钱,那就不能小打小闹了。

  不然就会像上回做炸带鱼那样,他们家本来是顺带着卖卖,结果没想到生意太好,其他饭店都跑过来模仿,最后反倒把他们挤兑得干不下去了。

  想到自己手里还握着不少做吃食的方子,姜甜第一次觉得,或许,他们家应该专门搞个食品加工作坊了。

  之前做炸带鱼的时候,他们就是因为毫无防备,直接在后院加工带鱼。

  他们家前面是吃饭的大堂,后面却弄了个可以洗手上厕所的卫生间,后院每天人来人往的,有心人只要盯着看一会儿,记住他家做炸带鱼的方子并不难。

  姜甜也是吃了这个亏之后才发现,她以为炸带鱼是本地家家户户都会的手艺,却没想到,自己拿出来的腌带鱼的方子,要十几年后才能出来。

  白白把一个赚钱的方子泄露了出去,姜甜也很懊恼。

  不过,这次她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省城也有卖熏鱼面的,但是姜甜做的这个熏鱼,却是上辈子跟一个酒店大厨学到的。

  那个大厨是他们工地食堂大师傅的徒弟,论辈分,算是她的师兄,师娘觉得他俩挺合适的,还想给俩人做媒。

  结果没想到,这对师兄妹聊起各自做菜的心得,那是通宵聊天都不嫌多。可谈起感情,却半点都不来电。

  那话怎么说来着,谈恋爱的时候无精打采,但你要是跟我谈钱,那我可就一点也不困了。

  上辈子是这样,这辈子,姜甜感觉,自己依然对男孩子提不起一点兴趣。

  就比如现在,跟家里人聊到开作坊这件事,姜甜的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

  “鲜鱼货源不用担心,韩季松的爷爷打了一辈子渔,咱们这一片谁家养鱼,谁家打渔,他都知道。”

  “回头我问问他,要是他愿意的话,以后咱家作坊可以让韩季松帮忙去乡下收鱼,家里再请几个信得过的工人,把熏鱼的方子握在咱们自己手里。”

  胡琼芳低头想了想,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

  “那以后咱们店里每天用的熏鱼,就直接从作坊拿做好的过来,别人就算想偷师,也只能把咱家

猜你喜欢

推荐心情故事